7月全国螺纹钢社会库存骤降至482万吨,同比降幅达23%,这个看似利好的数据却让贸易商集体失眠——当库存曲线与价格走势出现罕见背离,市场正在上演怎样的暗流涌动?
钢厂端库存同步收缩至189万吨,创三年新低,但产能利用率却逆势攀升至78.6%。这种「低库存高开工」的诡异组合,暴露出钢厂对政策预期的精准博弈。随着粗钢平控政策进入执行深水区,北方某大型钢厂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玩库存转移的魔术,港口隐性库存已突破120万吨。
」这种「显性库存瘦身,隐性库存膨胀」的行业默契,让传统库存指标逐渐失真。
下游需求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基建项目螺纹钢采购量同比激增37%,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萎缩,导致螺纹钢消费出现结构性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地区光伏支架用钢需求异军突起,单月消耗量突破15万吨,这种新兴需求正在重塑传统定价模型。
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9.8天的历史极值,表面看是供应链效率提升,实则是中间商「空手套白狼」的金融游戏升级。某期货公司黑色系研究员指出:「现在每吨螺纹钢在交割前平均转手6.8次,虚拟库存规模已达实体库存的3倍。」这种资本驱动的库存幻象,正在制造危险的流动性泡沫。
当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在3400-3600元/吨区间反复拉锯,市场参与者需要看清三个维度的角力:政策底、成本顶和需求弹性。财政部提前下达的1.5万亿专项债犹如强心剂,但某私募基金经理坦言:「资金到位率不足40%,这轮政策市可能比预期更短命。」
成本端的铁矿石价格持续坚挺,62%品位铁矿到岸价站稳115美元关口,使得长流程钢厂吨钢利润被压缩至83元。但电弧炉企业正在掀起停产潮,华北地区开工率跌破45%,这种「成本倒挂式减产」或将引发供给端结构性收缩。
需求端最大变量来自「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速度。据某央企物资部门透露,三季度计划采购量环比提升62%,但付款周期延长至180天,这种「带刺的玫瑰」正在考验钢贸商的资金链韧性。与此海外市场传来变数:越南对华螺纹钢反倾销税率或上调至34%,直接冲击每月15万吨的出口基本盘。
技术面出现关键信号:螺纹钢期货持仓量突破380万手创历史新高,但成交量持续萎缩,这种「持仓膨胀量能萎缩」的背离形态,往往预示重大方向选择。某量化交易团队模型显示,若突破3620元/吨压力位,可能触发空头止损潮;反之跌破3380元,或将引发钢厂套保盘踩踏。
在这个多空绞杀的关键时刻,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钢厂原料补库节奏和华南汛期对物流的影响,这两个变量可能成为打破平衡的「黑天鹅」。
Copyright © 2012-2023 远见期货金融投资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