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直播间今日(2025年10月31日)盘面回顾:巨头震荡,情绪先行
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全球资本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亚洲,特别是香港恒生指数。今日的盘面,可以用“情绪化波动”和“结构性分化”来概括。在凛冽的秋风中,恒指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的行情,既有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也有对科技巨头业绩的审慎期待。
早盘伊始,受隔夜欧美股市偏弱以及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影响,恒生指数低开近百点,随后震荡下行,一度逼近28000点整数关口。市场情绪普遍谨慎,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尤其是在接近季度末的交易日,部分机构有调整仓位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从盘面上看,权重金融股如汇丰控股(0005.HK)和友邦保险(1299.HK)表现相对疲软,拖累指数。能源和原材料板块也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而承压。
作为港股市场的核心驱动力,科技股的走势无疑是今日盘面的最大看点。与以往集体上涨的景象不同,今日科技板块呈现出明显的“冰火两重天”态势。
一方面,部分前期涨幅过大的科技巨头,如腾讯控股(0700.HK)和阿里巴巴(9988.HK),在缺乏新的催化剂以及面临监管和业绩增长压力的情况下,出现了回调。腾讯控股盘中一度下跌超过2%,投资者对其在游戏业务审批以及海外扩张的不确定性有所担忧。
阿里巴巴同样面临着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和全球化挑战,股价也未能获得有效支撑。这些巨头的震荡,无疑给整个科技板块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力量,正在暗流涌动,并逐渐成为市场新的增长引擎。尽管整体科技指数受到拖累,但专注于AI芯片、AI应用软件、智能硬件以及云计算服务的个股,却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甚至逆势上涨。例如,某专注于AI算力基础设施的香港上市公司,在公布了超出预期的AI服务器订单后,股价大幅飙升,成为今日盘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另一家主营AI驱动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也因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落地,吸引了大量机构的关注,股价稳步攀升。
这一分化现象,清晰地表明了市场资金正在从估值偏高、增长乏力的传统科技巨头,转向具备硬核技术、增长前景广阔的AI新势力。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从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到智能制造,其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正在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投资者正积极寻找那些能够真正将AI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公司,这使得AI板块成为当前市场中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之一。
午后,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渐稳定,以及部分投资者对低位科技股的价值洼地进行布局,恒生指数出现了一波小幅反弹,收复部分失地。尤其是在尾盘,一些前期超跌的科技股开始出现企稳迹象,带动指数回升。从成交量上看,今日整体成交量并未出现极端放大,显示市场在多空双方博弈中,多头力量并未完全退潮。
2025年10月31日的恒指走势,是一场科技巨头面临考验、AI新星冉冉升起的典型写照。宏观因素依然是市场情绪的重要影响者,但中长期来看,科技创新,特别是AI技术的迭代与应用,正在重塑价值链,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投资机会。今日的震荡,与其说是市场的迷茫,不如说是资本在重新定价过程中,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一次精准站队。
投资者需要警惕短期波动,但更应抓住科技浪潮中的结构性机遇。
明日(2025年11月1日)恒指与科技、AI板块策略:拥抱AI,审慎布局
展望2025年11月1日,在经历了今日的洗礼之后,恒生指数的走势将更加聚焦于其内在结构性机会,尤其是科技与AI板块的演绎,将成为指引市场方向的关键。
周六交易日,市场情绪有望较周五有所缓和。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如通胀、就业、央行政策信号)的发布,以及地缘政治事件的进展,仍然是影响市场情绪的变量。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任何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消息。考虑到近期市场对加息周期的预期有所摇摆,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担忧,恒指短期内可能仍以震荡整理为主,但结构性机会依然突出。
防御性布局与价值回归:对于前期超跌、但基本面扎实、且估值已具吸引力的部分大型科技股,如在电商、支付、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考虑逢低吸纳,进行防御性布局。这类公司虽然短期内增长可能放缓,但其市场地位和现金流依然稳健,有望在市场企稳时率先反弹,实现价值回归。
关注其财报中关于用户增长、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以及新业务发展等关键指标。
聚焦AI核心驱动力:AI板块无疑是明日布局的重中之重。我们建议将策略重心放在AI产业链的“硬科技”和“新应用”上。
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持续强劲,特别是在训练大型模型和推理服务方面。关注那些在AI芯片设计、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数据中心建设、液冷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的公司。AI软件与算法:专注于AI底层技术、大模型开发、以及将AI应用于垂直行业的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
例如,在企业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智慧医疗、量化交易等领域,AI算法的应用将带来颠覆性创新。AI驱动的应用端: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元宇宙相关应用、AI教育等领域,一旦技术成熟且商业模式清晰,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关注那些拥有核心技术、能够快速拓展用户群和变现模式的公司。
警惕估值过高风险:在AI热潮下,部分尚未有实际盈利或商业模式不清晰的AI概念股,可能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投资者在追逐热点时,务必审慎评估其基本面,避免盲目跟风,以免陷入“高位站岗”的困境。
AI浪潮并非昙花一现,而是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长期趋势。明日,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细分领域:
AI芯片及算力:随着AI模型越来越庞大,对算力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那些在AI芯片设计、制造、以及提供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将持续受益。例如,专注于AI专用芯片(ASIC)的公司,或提供强大GPU/CPU解决方案的公司。边缘计算中的AI芯片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AI软件与平台:AI模型的开发、训练、部署和优化,离不开强大的软件工具和平台。那些提供AI开发平台、机器学习框架、数据标注服务、以及MaaS(Model-as-a-Service)的公司,将成为AI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AI在垂直行业的应用:这是AI价值变现最直接的途径。
智能制造:AI在生产线优化、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应用,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智慧医疗:AI在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革新医疗健康行业。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放宽,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将成为AI应用的重要场景。
金融科技:AI在风险控制、智能投顾、反欺诈等领域的应用,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进攻”:积极挖掘AI板块的优质标的,尤其是那些拥有核心技术、清晰商业模式、且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对于已出现回调但基本面依然向好的AI概念股,可视为中长期布局的良机。
“防守”:对于部分波动较大的科技巨头,若无明显催化剂,可保持观望,或在回调时审慎配置。关注具有防御属性的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等板块,以对冲市场风险。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关注新发布的经济数据、政策动向以及国际局势变化。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影响。
2025年11月1日,恒生指数的走势将更加考验投资者的结构性判断能力。科技与AI板块无疑是市场的主旋律,但“分化”将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拥抱AI带来的长期增长机遇,同时保持审慎,精选标的,方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把握住属于您的投资机会。祝您投资顺利!
Copyright © 2012-2023 远见期货金融投资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