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时钟》2025年11月7日:当前处于经济周期哪一阶段大类资产轮动指南
作者:小编 日期:2025-11-07 点击数:

拨开迷雾,洞见周期:2025年11月,经济巨轮驶向何方?

2025年的秋末,当金黄的落叶铺满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收获与沉淀的气息,全球经济的脉搏也正以其特有的韵律跳动着。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济数据的洪流裹挟着各种观点扑面而来,试图描绘出一幅幅关于未来的图景。在这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拨开迷雾,洞见经济周期所处的真实阶段,并以此为指引进行大类资产的科学配置,无疑是每一位投资者最为关切的核心问题。

一、触及触底,还是蓄势待发?2025年下半年的经济信号解读

自2024年的低谷回升以来,全球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但与此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潜在的转折信号。从宏观层面来看,通胀压力在部分发达经济体有所缓和,但并未完全消退,这使得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取向上,依旧面临着“鹰鸽”两难的抉择。

一些国家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复苏强劲,但制造业活动则显现出疲态,这种分化预示着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并非铁板一块。

就业市场在经历了招聘狂潮后,似乎正逐渐降温。失业率虽仍处于历史低位,但新增就业岗位增速放缓,以及一些行业开始出现裁员迹象,都表明劳动力市场的过热正在被有效抑制,但同时也暗示着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可能受到限制。居民消费信心指数的波动,以及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更是加剧了这种观望情绪。

企业盈利方面,上半年多数企业受益于商品价格的企稳和需求的边际改善,实现了不错的业绩。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修复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持续发酵,原材料成本的回升和潜在的消费萎缩,正逐渐侵蚀企业的利润率。特别是一些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和全球产业链的企业,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全球贸易格局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保护主义思潮抬头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双重影响下,部分国家正在积极推动“近岸外包”或“友岸外包”,试图重塑全球产业链。这虽然为特定区域带来了投资机会,但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碎片化风险,并可能导致潜在的增长效率下降。

二、经济周期的“拐点”之辩:衰退阴影与复苏曙光并存?

在这些复杂交织的数据和现象中,我们究竟身处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经济活动正处于一个“滞胀”的尾声,或者说是一个“U型”底部徘徊的阶段。在经历了高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的洗礼后,经济增长的动能有所衰竭,但通胀压力尚未完全解除,这使得央行难以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也限制了企业投资扩张的意愿。

另一种更为乐观的观点则认为,尽管存在挑战,但全球经济整体上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正在经历一个“L型”的底部企稳,并有望在2025年末或2026年初迎来温和的复苏。这种复苏的动力可能来自于:一是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在通胀预期稳定后得到释放;二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增长点,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三是部分国家财政政策的适时加码,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

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周期的判断并非一成不变的科学模型,而是动态演进的过程。2025年下半年,经济周期的关键在于观察以下几个核心变量:

央行政策的转向信号: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在通胀控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将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明确的降息信号,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俄乌冲突的走向、中东局势的稳定程度、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烈度,都可能成为“黑天鹅”事件,瞬间改变市场预期。

科技创新的落地能力:新兴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速度,能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将是长期趋势的关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2025年11月,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缓慢复苏的早期阶段,但伴随着显著的结构性分化和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尽管整体趋势向上,但并非所有资产都能同步受益,而精准把握资产间的轮动机会,将是提升投资回报的关键。

资产轮动,顺势而为:2025年11月大类资产配置指南

在洞悉了当前经济周期的微妙阶段后,更为实际的问题便是如何在投资层面做出明智的决策。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往往对应着不同大类资产的表现差异。理解并预判这种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增长潜力的投资组合。2025年11月,在经济“缓慢复苏的早期但伴随分化”的背景下,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大类资产的轮动机会。

一、权益类资产:结构性机会与周期性反弹的博弈

股票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表现最为活跃。当前阶段,我们倾向于认为,全球股市将进入一个结构性机会与周期性反弹并存的时期。

成长股的价值回归与AI驱动的新叙事:经历了2022-2023年的估值调整后,部分优质的科技成长股,特别是那些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公司,正逐渐显露出其内在价值。在利率预期企稳、市场风险偏好边际回升的背景下,这些股票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和业绩增长的双重驱动。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那些具备强大研发能力、清晰盈利模式、以及能够有效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企业。周期性行业的“滞胀”反弹:尽管整体经济复苏缓慢,但部分周期性行业,如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转型相关的部分)、原材料(如稀土、锂等关键矿产)、以及部分受益于地缘政治重塑的制造业(如高端装备、半导体设备等),仍可能在通胀预期的反复和特定供需格局的影响下,迎来短暂的周期性反弹。

这类资产的波动性较大,且高度依赖宏观经济的实际改善和政策支持,投资者在参与时需谨慎把握节奏,避免追高。防御性资产的阶段性承压:传统意义上的防御性资产,如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等,在经济复苏早期,其估值吸引力相对下降,可能面临阶段性承压。

除非出现新的外部冲击导致避险情绪升温,否则其表现可能落后于风险资产。

投资建议:权益类资产配置上,建议投资者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主线,精选优质成长股。可以适度关注具有防御属性的优质蓝筹股,以及受益于结构性政策和行业景气度回升的周期性板块,但应采取更加精细化的选股策略,并控制整体仓位。

二、固定收益类资产:价值重估与信用风险的考量

债券市场,是衡量市场利率预期的重要指标。当前经济周期下,固定收益类资产正经历一个价值重估与信用风险并存的时期。

长端国债的吸引力显现:随着主要央行加息周期的结束,市场对未来利率下行的预期逐渐增强。一旦通胀压力得到更确切的控制,降息预期升温,长端国债的价格将出现上涨。对于寻求稳健收益和对冲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此时配置部分长端国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信用债的“两极分化”:在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的风险分化将更加明显。

高等级信用债,特别是那些财务稳健、现金流充裕的发行主体,其收益率可能随着整体利率下降而具有配置价值。对于低等级信用债,尤其是一些盈利能力较弱、杠杆率偏高的企业,其违约风险不容忽视。投资者需要审慎评估发行主体的信用质量。新兴市场债券的风险与机遇:部分新兴经济体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或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企稳。

这使得其主权债券和部分企业债券可能提供更高的收益率。但这些市场也可能面临更高的政治风险、汇率波动和资本外流的风险,需要投资者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投资建议: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上,建议投资者以稳健为主,兼顾收益。可以适当增加长端国债的配置比例,同时精选高等级信用债。对于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分散配置于部分风险可控的新兴市场债券,但必须做好风险管理。

三、另类资产:多元化配置与对冲风险的“压舱石”

在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环境下,另类资产凭借其与传统股债市场的低相关性,能够起到多元化配置和对冲风险的重要作用。

黄金的避险价值: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尚未完全消退、且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意外经济冲击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价值依然值得关注。特别是在主要央行降息周期开启,实际利率下降时,黄金的吸引力会进一步提升。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全球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22-2023年的调整后,正在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化。

部分核心城市,特别是那些经济基本面扎实、人口持续流入的地区,房地产市场可能迎来企稳甚至温和回升。高利率环境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体房地产市场仍需谨慎。商品市场的结构性机会:除了能源和部分关键矿产外,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将更加依赖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度和特定供给端的变化。

例如,农产品价格可能受到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工业金属则与全球制造业活动密切相关。

投资建议:另类资产的配置应以分散风险、增厚收益为目的。适度配置黄金,对冲宏观不确定性。对于房地产,建议关注特定区域的优质资产,而非盲目追涨。商品投资则需要更精细化的研究,并严格控制风险敞口。

四、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灵活性与抓住机遇的“弹药库”

在当前经济周期的过渡阶段,保持一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提供操作的灵活性,更能让投资者在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或结构性机会时,储备“弹药”,伺机而动。

总结:

2025年11月,《宏观时钟》为您揭示了一个复杂但充满机遇的经济图景。我们正身处一个经济周期的缓慢复苏初期,结构性分化是主旋律。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告别“躺赚”的时代,进入一个需要智慧、耐心和科学配置的时期。

权益市场,应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固定收益,稳健中寻求价值;另类资产,实现风险对冲;而充裕的现金,则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把握新机遇的坚实后盾。

顺势而为,方能无往不胜。愿这份《宏观时钟》的指南,助您在2025年岁末,扬帆远航,驶向财富增长的彼岸。

热门服务
全部
相关文章
全部
北向资金大幅流入(期货交易直播间)背后暗藏的国际黄金对冲逻辑
一、拨云见日:北向资金汹涌,黄金暗流涌动近期,A股市场硝烟四起,却有一股力量在悄然积蓄,那就是“北向资金”的持续大幅流入。如同潮水般涌入的海外资本,不仅点燃了市场的热情,更在期货交易直播间引发了热烈讨论。这看似简单的资金流动背后,却隐藏着一...
阅读详情
别再错过!当年A股6124的遗憾,此刻的原油黄金大周期你是否准备好了?
A股6124:一个时代的痛与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那么几个时刻,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曾经的错失与悔恨。对于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而言,“6124点”无疑是心中最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一年,2007年,中国股市迎来了它的历史性高潮,上证指数一路...
阅读详情
中国资产全面反攻?(期货交易直播间)A股恒指纳指中概股联动布局
中国资产“潮”涌,反攻号角已吹响?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中国资产的动态上。从A股市场的勃勃生机,到港股恒生指数的强势表现,再到海外市场中概股的活跃,一股“中国资产全面反攻”的论调似乎正在悄然兴起,并引起了期货交易直播间的广...
阅读详情
CPI的“魔法棒”:揭秘宏观数据量化模型如何精准预测A股与期货脉搏
CPI:不止是通胀指标,更是市场情绪的“晴雨表”在波诡云谲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每一次决策都如同在迷雾中前行。总有一些“灯塔”能够指引方向,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长期以来,CPI被视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核心指标,但它...
阅读详情
A股风云变幻,恒指期货对冲策略助您稳健前行
A股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其波动性向来是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近期,A股市场突发“重大利空”消息,无疑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种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导致股价大幅下跌,让许多投资者措手不...
阅读详情
AI芯片巨头暴涨(期货交易直播间)如何同步捕获纳指期货红利?
AI芯片的春天:科技浪潮下的掘金热潮近来,全球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焦点莫过于AI芯片行业。从英伟达(NVIDIA)的屡创新高,到AMD、Intel等巨头的积极布局,AI芯片俨然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这股强劲的东风,不仅让芯片制造...
阅读详情

远见期货研究社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020-88888888

  • 移动电话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2-2023 远见期货金融投资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